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強化博士競爭力,教育部推出「青年學者養成計畫」,博士培育將朝量少質精,分為學術、產學、實務3類。以學術傾向的博士為例,將和國際一流大學合作,5年修業期間,教育部和相關部會將補助一名博士生高達420萬元,畢業後可拿到國內外大學的聯合學位。(陳映竹報導)全國教務主管會議在台北大學舉辦,對於流浪博士滿街跑現象,教育部提出「青年學者養成計畫」,博士生培育要量少質精,進行學位分流,分為:產學菁英、學術菁英和在職進修的實務型博士。其中學術菁英部分,今年開始試辦,未來每年預計培育500人。由教育部和科技部選出符合資格的人才,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指出,學生國內3年修課、寫論文,由大學和科技部補助每個月3.6萬生活費,國外2年研修,由國外知名學研機構合作培育,教育部全額補助300萬,畢業後可拿聯合學位。產學菁英部分,教育部將提供博士生獎助學金,每人每年20萬,最多培育5年,學校也要和企業共籌教學和研發費用,訂定智慧財產權分享機制,103年教育部補助14校、104人,104年持續擴大補助304人,未來預計每年培育量500人。黃雯玲認為,少子化讓大學職缺變少,產學培育方案勢必是未來博士生的主要出路。


29D6DB6D6C51F848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06io8ya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