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來自YAHOO新聞
飲君子恐食道癌上身新式電燒阻斷癌前病變
【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】食道癌平均年齡活不過60歲,所以有「短命癌」之稱!根據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最新調查,有抽菸、酗酒及嚼食檳榔習慣的人,較正常人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高出195倍。醫師指出,食道癌在國內10大癌症的10年死亡率增幅高居第1名,遠高於肺癌、肝癌與大腸癌。目前有新式治療方法能有效阻斷癌前病變,解除食道癌恐上身危機。
國內40歲左右男性的飲酒率10年來攀升近5成。(圖片提供/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)
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成員、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鍾承軒表示,菸酒、檳榔為罹患食道癌的高風險因子,一旦因此造成胃食道逆流,食道的上皮細胞長期被胃酸破壞,可能出現食道癌癌前病變,患食道癌的風險將比一般人高30至40倍。
飲君子宿命癌食道癌死亡成長率奪冠
門診曾收治1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,因工作應酬關係,幾乎每天都喝半打啤酒下肚,長期下來,不但脹氣、胃酸多,還出現胃食道逆流,一開始不以為意,直到症狀越來越嚴重,照胃鏡檢查確診後,竟已是食道癌晚期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內40歲左右男性的飲酒率10年來攀升近5成。調查發現,國內40至49歲族群的飲酒率,從2005年的41.5%,上升到2013年75.9%,且調查過去1個月曾喝下60克純酒精量(約1/3瓶威士忌)者,該年齡層的「暴飲」率也最高,這也是食道癌10年發生成長率增加2倍,死亡率增幅高居第1的主因。
巴瑞特食道症逾7成患食道癌
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成員、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文(王侖)(音同倫) 強調,巴瑞特食道症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,也就是表皮細胞分化不良,可依照食道細胞惡性變化的範圍分為低、中、高度再生不良三個階段。當食道病變細胞涵蓋食道75%以上的表皮組織面積時,3年內逾7成患者會罹患食道癌。
門診曾收治1名40歲經營水果攤的男子,20年來菸酒不離手,還有吃檳榔的習慣,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竟發現食道出現15公分癌前病變,經使用「微創無刀片環狀電燒」治療後,成功把癌變細胞消除,在醫院觀察3天後,就能立即返回菜市場賣水果養家。
信用貸款王文(王侖)(音同倫) 醫師(如圖)強調,微創無刀片環狀電燒,治療時間不到1小時,甚至不需住院。(攝影/記者張世傑)
微創環狀電燒術淋巴轉移不適用
事實上,這種新式微創手術優於傳統食道切除手術及內視鏡黏膜切除手術,只要是食道癌前期病變0到1期,均可適用。最主要原理是利用特製的電燒晶片,透過高溫將食道表面有變異跟惡化的病兆細胞燙死。
微創無刀片環狀電燒優點包括:縮短住院天數、食道完整保留且創傷小,治療時間不到1小時,若病變範圍小於3公分者,甚至不需住院,操作簡便及安全性高。但是對於已有淋巴轉移、口腔癌、嚴重出血,以及肝硬化者,則不適用施作這類手術。
更多健康新聞:
喝紅酒臉紅紅增食道癌風險50倍
貪好杯中物!老婦吞嚥困難罹食道癌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華人健康網》。
新聞推薦影音
留言列表